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为什么报复社会的人这么多

时间:2021-05-26 17:02:36 来源:见闻坊 作者:贝贝

最近发生了几起报复社会的惨痛案例,这也不仅让我们疑惑为什么报复社会的人这么多,这些报复社会的人都在想的什么呢?报复社会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呢?一起跟见闻坊小编来看看吧!

为什么报复社会的人这么多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阴云密布,坏消息接二连三,大连驾车撞人事件尤令人义愤难止。

根据通报:5月22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投资失败无法接受,失去生活信心,遂产生报复社会心理。11时40分许,刘某驾车沿唐山街行驶至五惠路路口时,在等候绿灯指示后突然在7秒钟内将所驾车辆车速从0时速加速至108公里/小时(该路段限速60公里/小时),并冲闯红灯,以驾车冲撞路人的极端方式实施犯罪,造成5死5伤。

如果说,事发之初人们尚有“毒驾”“醉驾”的原因猜测,是希望这起惨烈的事故有一个相对“客观”的答案,最后的通报却打消一切,赤裸而残酷得不给人任何转圜的余地。

行凶者不值丝毫同情,依法严惩更是不容置疑。5条鲜活的生命面前,“报复社会”的答案似乎解了人们的疑惑,但又让一些人产生困惑。

当我们从愤怒的情绪里,回到刘某制造的惨烈事故的逻辑中时,却显得力不从心:投资失败——无法接受——失去信心——报复社会,一环扣一环,看似严丝合缝,却始终不能深究。

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投资失败”首先是自己的失败,其次可以追寻何以导致,但无论如何都跟无辜的路人无关。这些逝去的生命,并不是抽象的“社会”,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人,或许正在构想吃一顿浪漫的午餐,或许在计划即将出行的路线……还来不及和这个世界告别,就被无情地摧毁了。无奈的是,“社会”在这些企图“报复”者的世界里,被具化成了无辜的甲乙丙丁。

2020年也曾发生过报复社会案件

无独有偶,2020年7月7日,贵州一辆公交车径直冲向安顺市西秀区虹山水库,造成了一场人为的灾难。灾难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救援措施,共搜出37人,其中20人当场死亡,1人抢救无效后死亡,15人受伤,1人未受伤。据悉,司机因为自家房子被不合理强行拆迁,这才引发了这场灾难。

什么是报复社会?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词汇--无差别杀人。

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日本。2008年6月8日12时35分左右,发生在有“宅之天堂”美誉的东京秋叶原交叉路口的杀人事件,让这个词语广为世人所知。

专家认为,这些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内心孤独,和他人缺少沟通,一旦在情感或工作方面遭遇重大挫折,便会出现作案冲动。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预谋的,杀人的手段一般也是有预谋的,只是作案的对象是随机的。而目的,就是报复社会。

报复社会这样的字眼每一次出现在新闻版块的时候,都让人为之感到惊骇。

说起报复社会,自然难免将其与“反社会人格”联想到一起。精神卫生领域专业人士把这种缺乏良知或毫无良知的状况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可以粗鲁的认为“这些人就是疯子”。

此外,反社会人格也要比常人更渴望刺激,而这也正是他们会做出危险举动的原因。

如何辨别什么是反社会人格呢

有研究表明,50%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剩下的一半则可能来源于未知的混合环境因素。然而,不论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影响,反社会人格所导致的行为后果,毋庸置疑是恶性的。这类人群表面看起来与常人无异,那么我们又如何辨别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呢?

根据目前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诊断标准,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1. 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 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 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 易怒,具有攻击性;

5. 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 一贯不负责任;

7. 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很显然,上述两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共同之处就是无视社会规范,毫不顾忌自身安全且极其不负责任。同时也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其中条件。

然而,在上述两起报复社会事件的一些评论中,我似乎发现了一些不同态度的言论。这一派的评论大意是,犯罪嫌疑人身负各种压力得不到解决,做出了这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悲剧。压力固然存在,但是他们却都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出口。做出如此极端且丧心病狂的举动,简直令人骇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134626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