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款3650万元

时间:2021-06-01 12:03:06 来源:见闻坊 作者:欣欣

在之前大家就有看到培训机构乱象的情况,针对此状况相关部门也是开始介入调查,据最新消息报道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款3650万元,那么这些校外培训机构为何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校外培训机构收费标准是怎么样的,接下来大家就随见闻坊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罚款3650万元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集中公布一批校外培训机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典型案例,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加上5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此次重点检查已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3650万元。

此次重点检查发现,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主要特点是“虚构、夸大、诱导”。一是虚假宣传多样化、普遍化。主要包括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等类型。比如,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来自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新东方“名师风采”栏103名教师中,76名教师的实际教龄与宣传不符,虚假宣传比例达到73.8%。二是价格欺诈行为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虚构原价和虚假优惠折价。比如,邦德在其公众号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事实上该补习套餐是专门为2020年“双12”推出的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纳思书院开展宣传促销活动时宣称“钜惠双十二,五折抢好课!”,事实上该课程从未按五折销售过。

此次重点检查工作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监管方式突出“综合”。依据《价格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两部法律打出“组合拳”,发挥了市场监管的综合效益。二是工作部署突出“重点”。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是人才、资本和技术的高地,也是校外培训机构“大牌云集”的区域,这些地区的家长和学生也更为焦虑,此次整治聚焦一线城市和大型机构。三是检查结果突出“高效”。总局组建三个检查组赴地方现场检查,通过12315、12345等渠道积极收集投诉举报线索,查处了一大批典型案例,破除校外培训行业潜规则,形成有效震慑。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持续加大校外培训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央出手,校外培训大限将至?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严禁教培机构随意资本化运作。

同期,北京、北京海淀均发布文件,首次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做出统一规定,首次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广告投放制定标准。

山西更为直白,要求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监督,甚至停止审批面向中小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

针对校外培训治理一时间风声四起,一场全国整顿风暴风雨欲来?

紧箍咒

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即将落地。

规范校外培训发展,不是第一次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中提出。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

随后,国务院办公厅8月22日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

这次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谋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

同时,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就在《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通过的当天,北京市教委官方微信发文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这是北京市首次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做出统一的管理办法。本次办法,对预收费的收费时间跨度、预收费提前收费的时间、退费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还提出了要进行资金监管。

比如在收费时间跨度上,要求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

就在本次办法发布前不久,北京市教委印发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此次被通报机构所涉及问题,主要报告一次性收取超过3个月课时费、低价营销、内容超纲等。

其中,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费用的培训机构,共有8家被点名,校外培训头部机构在列。

为什么要制定这个办法呢?近些年,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普遍采取预收费模式,存在风险隐患,比如一些机构将预收学费当作金融杠杆,盲目扩大规模,导致资金链断裂。

在今年教育部召开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即表示,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破坏教育生态。

不止北京发文规范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日前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发布了《教育培训行业广告发布重点内容提示书》,以教育重地海淀区打头阵。

这份提示书首次对教育培训行业的广告投放制定出标准,文件提到,不得在教育培训类广告中出现贷款、学费分期等内容诱导招生。

校外培训资金层面的问题,最终以“管钱”的方式加以规范管理。

晴雨表:政策新规之下,传言风声四起

日前,一则关于“海淀区教委会议”的网传消息炸了。消息称,随着新的“双减”政策等出台,最晚7月底,将会有“假期不让上课、培训机构不让上市、不让做广告”三项规定。当日开盘后,教育中概股暴跌。

很快,海淀区教委发布辟谣消息称,网传“海淀区教委开会,教育机构暑期不许开课”为不实消息。当日开盘后,教育中概股大幅反弹。

不少人兴许还记得两个月前,刚刚复课不到10天的北京校外培训机构再次停摆,全面排查风声四起。紧接着,北京市教委出面辟谣,暂停校外培训消息不实。

北京之外,今年以来,重庆、广州等地纷纷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检查,对涉嫌存在超期收费、虚假违法广告、低价营销贩卖焦虑等问题进行点名通报,不少头部培训机构收到“顶格罚款”。

根据企查查统计的2020年5月12日至2021年5月12日教育机构注册、注销及吊销数据,2021年3月注销和吊销教培公司310家,4月307家,达到了近一年教培机构注销和吊销的最高峰。

在可预见的将来,此次中央通过“双减”意见,会对校外培训带来怎样的冲击?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中央“双减”意见的出台,意味着接下来校外培训机构将接受更加严格的管理和规范。比如教育培训的资本化运作将更加谨慎规范,教育培训的行业准入将会更加严格,与违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培训等相关项目将被严令禁止。

最终,梁挺福认为,会使得整个校外培训市场的存量和需求都大大降低。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陈志文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次中央“双减”意见与以往区别较大,表述更加精准,指明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负担的治理,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该有的竞争与负担还是要有。

此次在中央意志下,以及北京的率先作为,梁挺福指出,将会在全国形成示范性影响效应。中央的三令五申,以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头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顶格罚款,对于全国范围内的校外培训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

当然,能否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还是要看各级监管主体对于校外培训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能否真正做到发现一例,查处一例,绝不姑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134626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