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韩国政府将集中力量实现碳中和目标

时间:2020-12-11 14:48:38 来源:见闻坊 作者:佳佳

碳中和是一种新型环保形式,现在很多国家都开始采用碳中和这种技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文在寅电视讲话以黑白画面呈现,这样是为了更加低碳环保,据了解,韩国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是可以支持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接下来,大家可以和见闻坊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哦~

文在寅电视讲话以黑白画面呈现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总统文在寅10日通过电视直播,发表“2050碳中和宣言”演讲,表示政府将集中力量实现碳中和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文在寅的讲话,是以黑白画面在韩国直播。报道解释称,这样做,更加环保低碳。

文在寅在讲话中表示,韩国产业化比其他国家晚起步200年,但在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将保持一致步调。同时,韩国也拥有领先的电池与氢能等低碳技术、数字技术和革新力量。

他还表示,政府在7月发布的“韩版新政”中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经济增长、提升生活品质三大目标,这是也向碳中和国家迈出的第一步,政府将以应对气候危机带动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社会上发挥带头作用。

碳中和背景下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

2020年12月10日,在能源基金会(Energy Foundation China)支持下,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hina Clean Air Policy Partnership,CCAPP)2020年度会议——“碳中和背景下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在京顺利举办。

会议伊始,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强调,为实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十四五”规划期间有效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协同应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能源基金会环境管理项目主任刘欣也指出,统筹生态环境与应对气候变化,是未来一段时间环境、经济、能源等多领域的重大变革举措。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CCAPP指导委员会主席郝吉明院士指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与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高度协同,应尽快构建新一代大气污染防治科学体系,精准感知、智能响应和靶向治理,从行动上推进三个协同,即空气质量改善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PM2.5与O3污染治理协同以及常规与非常规污染物治理协同。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院士从空气质量改善的角度进行分析,指出大气污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治理以PM2.5和O3为主的大气复合污染是“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任务,近期应着力减少VOCs排放,并逐步确立多种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长期策略,全面改善我国空气质量。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则深入解读了碳中和愿景,指出碳中和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全局性定义,即增加自然资本,提高气候稳定与安全程度,减少气候风险,增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提高环境质量。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指出,中国2060年前要实现碳中和目标,能源系统需在2050年左右实现碳中和,并更早实现电力系统零排放,以支持各个行业的电气化、绿色化进程。

会议期间CCAPP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协同路径(2020):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报告,该报告对“十三五”以来空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及2019年“蓝天保卫战”政策的减排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构建了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指标框架,旨在跟踪、梳理和分析我国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进程并推动其发展。

“碳中和”来袭,你,准备好了吗

在前不久的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承诺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也称:两碳承诺)。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碳达峰”,什么又是“碳中和”呢?碳达峰顾名思义,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峰值,而碳中和呢,在百科上是这么定义的: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不管是碳达峰还是碳中和,对于电力行业,尤其是煤电行业,双碳承诺带来的冲击力不可谓不大。作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支柱产业,煤电厂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全部的碳排放中占比极重。有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电力行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到总排放的40%。而就在2016年,煤电排放的占比还在34.24%左右。也就是说,近几年,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减排手段,但是由于煤电行业不断扩张,煤电行业的总碳排放量只多不少。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正是因为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巨大,在碳减排时,其压力也十分沉重。

为了尽快解决煤电厂的排放问题,电力专家等也在努力寻找着新的出路。比如:发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以数量兑换数量,减少煤电厂发电,从而达到减少煤电厂排放。又或者,调整煤电厂的定位,以电力行业发电主体,转向发电行业配合者,也就是煤电调峰,通过这种方式,同样能够达到减少煤电排放的目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134626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