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日本排污入海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1-04-26 10:24:16 来源:见闻坊 作者:咕咕

核污染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污染,一旦涉及到人类,可能会出现惊人的变化,日本是经历过的,至今福岛也不能很好的发展,而今,日本政府想要把福岛的核污水排入大海,这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空前的灾难,海洋生物会因此遭殃变异,人类一旦食用可能会出现可怕后果,那么日本排污入海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日本排污入海没人管么?日本排污入海的危害是什么?下面就跟随见闻坊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日本排污入海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与中国被称为“一衣带水”,日本离中国很近,如果日本向大海排放核废水,对中国影响大不大?这个问题也成为近期网络讨论最多的话题。

看了一些专家以及朋友的讨论,有的认为影响不大,有的认为影响很大,但从专家发表文章看,影响不大的,主要是理论上认为。

从资料显示,日本向大海核废水主要元素是氚,据说从全球的技术来看,除了氚以外,其他放射性物质大都能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但却无法将氚从中去除。所以这是日本向大海排核废水引起全球关注的焦点。

但专家认为,只有高浓度的氚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美国有个核能安全专家甚至认为日核废水中的氚含量足够低,可以排入海里。

国际原子弹总干事也认为日本向大海排入核废水也属于国际惯例,也支持日本排放。这个话题咱一会再聊。

有核专家认为“放射性氚是核废水中唯一的放射性物质”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对人体有危害的放射性物质不光有氚,还有放射性同位素C14,钴660、锶90,难怪网友说,日本要向全球放出“元素周期表”。据说有些放射性物质半衰期更长,降解需要更长时间,还容易被海洋动植物吸收,因此必然对人类造成威胁,至于造成什么样的危害还不清楚。

据说,日本把核废水排入大海后,随着洋流运动,估计3到5年里,就会到达太平洋的东北部,也就是美国与加拿大的西海岸。

专家认为受北太平洋的洋流特点,中国大陆地区沿海地区地理特点,日本核废水对中国影响最晚,理论也最轻。

而北太平洋的西海岸的日本暖流是从南到北,属于强洋流,而福岛位于东海岸,处于日本暖流的最后端。所以专家认为核废水排入大海后,会沿着日本暖流方向,先向北向西,第一站到达加拿大和美国的西海岸,然后再南下到达赤道附近,再回流至北太平洋的西部。

专家认为,核废水在北太平洋环绕一周后到达台湾。另外,因为中国近海大陆架上海底台阶升高,还有长江、黄河等水系进入大海,能够形成压差。专家还认为台湾岛、琉球群岛、日本都是天然屏障。核废水也会随着日本暖流,再次回到日本东海岸形成回流。

有人认为,受洋流影响,核废水到中国时间晚,中国可以有时间进行监控应对,也可以根据沿海国家受到的影响,拿出应对预案。但就如网友所说,日本会不会把核废水运到西海岸排放呢?

日本排污入海没人管么

1、日本民众集会:反对核废水排放入海

13日,一些日本民众自发聚集在福岛县厅前,对政府排污入海的决定表达不满和反对,希望政府能够更加审慎地处理核废水问题,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日本福岛县居民:坚决反对排放核废水进入大海,不准把核废水排入大海。

日本福岛县居民:这种决定完全不负责任,我认为一般有常识的人都不会这样,这是没有常识的糟糕决定,做出这个决定的人,并不能代表日本民众的民意。

2、核废水入海,十年后影响全球海域

那么,直接把核废水倾倒入海,放射性物质将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海洋呢?

所谓核废水,是指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后,为防止堆芯熔化,不断向反应堆注入的冷却水。此外,不断会有雨水和地下水自动流入。当前状态下,福岛核设施每天会产生140吨的核废水。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会被送入“多核素去除设备”进行净化处理。核废水中包含的“铯”和“锶”等62种放射性物质会被吸收,但包括“氚”等在内的放射性元素难以彻底清除。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到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

3、为安抚国际社会,日本政府极力宣传排放安全性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称使用名为“多核素去除设备”的过滤设备,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而氚难以从水中清除。公开资料显示,如果人类持续暴露在氚辐射下,可能会导致细胞死亡、DNA损伤。

此外,“多核素去除设备”的实际效果并不如宣称的那么理想。截至2020年3月,经这种设备处理过的核废水中约70%超过排放标准。

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是每升水中氚活度为6万贝克勒尔,虽然东电公司表示,会将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这一标准的四十分之一以下,但不少科学家与环保组织都表示,此前并无先例,而核废水的巨大体量和现有技术的局限,决定了目前无法预知排放的废水将给海洋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什么潜在伤害。

4、多国表示反对,美国务院却表示支持,国务卿竟发文“感谢”

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之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周边国家表示坚决反对和严重关切。但是,美国国务院却发布了一则声明,支持日本政府排污入海决定。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感谢”日本。

美国国务院网站发表声明称,在目前特殊又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权衡和研究了福岛核废水处理的方案,其决定一直保持透明,采取了一种符合全球核安全标准的办法,美国期待与日本政府进行协调沟通。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社交媒体上甚至表示:“感谢”日方在处理核废水上做出的透明的努力,我们期待日本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继续协调。

◆美方此举或出于美日同盟考量

分析人士指出,美方公开支持日方,原因之一就是美日同盟的考量。美国现政府上台后一直强调要重新加强与盟友关系,3月份还举行了“2+2会谈”,日本首相菅义伟也将从后天开始访问美国。日本选择这一时机公布排海决定,美国表示支持,显然双方已对此事达成默契。

◆美国存在蓄意污染太平洋的“黑历史”

而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美国自身就存在蓄意污染太平洋的诸多“黑历史”。英国记者乔恩·米切尔曾在去年出版一本名为《毒害太平洋》的书,揭露了美军数十年来使用放射性物质、神经毒剂和橙剂等化学武器,给太平洋沿岸以及海洋带来严重污染的历史。

◆马绍尔群岛核废料问题至今未妥善解决

例如臭名昭著的马绍尔群岛核试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的数据显示,1946年至1958年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一共进行了67次核试验。

马绍尔群岛红十字会专家 杰克尼·丹瑟尔:对马绍尔群岛北部造成最大破坏的一次武器试验,被称为“喝彩城堡”,其威力相当于广岛或长崎原子弹的1000倍。

那次爆炸所产生的核辐射尘埃像雨点一样洒落在外部环礁上。许多岛民被迫“疏散”、背井离乡,而那些不愿离去的人们,则承受着严重的贻害。

马绍尔群岛居民 布鲁克塔卡拉:清理并不彻底,环礁还有一部分辐射残留,我们每天都受到辐射影响,这里的居民有许多种疾病。

此后美国还进行了数十次生物武器试验,并将内华达州核试验场的130多吨被辐射的土壤倾倒在马绍尔群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美国派军人清理核试验场,将受污染的土壤以及其它放射性废料,倾倒进一个核爆造成的深坑里,然后用混凝土进行了密封,形成了这样一个穹顶建筑。

然而,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马绍尔群岛的穹顶建筑裂缝越来越大,面临着泄露的危险。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土壤样本测试后还发现,这些岛屿的核辐射强度是福岛的10到1000倍。对此,马绍尔群岛官员曾向美国政府寻求帮助,但遭到了拒绝。这笔历史旧账,直到今天都未能得到公正的解决。

核污水泄漏对人体的伤害有多大?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暴露于放射性污染所造成的健康问题可能在几十年后才会表现出来。

福岛核电站流出的污水,成为众矢之的。

风险大多来自居住于存在放射性原料的海底本地鱼类。体型稍大的鱼在海洋中长距离游动就能迅速释放出它们所受到的任何铯污染。

然而,泄漏的较高浓度锶-90更为复杂,因为它是一种趋骨性同位素。“铯就像盐分,进入和排出你的身体都很快,”然而“锶会进入你的骨头”。

锶-90的半衰期长达29年,因为它和钙有着近似的性质,容易进入人体的骨头,有可能引起骨髓癌、造血机能障碍等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

核辐射既能杀伤细胞,又有诱变的作用,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或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畸形等。

短时间内,摄取剂量一旦超过100毫希沃特,人体就会受到伤害;摄取剂量1000-2000毫希沃特,会导致疲劳、呕吐、食欲减退、脱发等;摄取剂量达2000-4000毫希沃特,骨髓和骨细胞将遭到破坏,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急剧减少,还将会导致内出血;如果摄取量超过4000毫希沃特,将会直接导致死亡。

令人担心的是海里的鱼类受到污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有测试表明,福岛地区鱼类仍然表现出相当高的辐射水平,日本政府限制渔民对其进行捕捞和出售供人食用。这一限制每年会对日本渔民造成数10亿美元的损失。

愤怒和恐慌,在周边国家的抗议和不满声中越发强烈。

如果东京电力公司将核污水排入大海,那么他们将永远拒绝购买福岛的海产品。对此,日本渔业协会下属的福岛渔业协会表示,一旦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正式决定排放核污水,那么该协会就将向法院提起赔偿诉讼。

在东京丰洲市场,来自福岛的海产批发价比相邻地区的产品低30%。在外贸方面,仍有一些国家严令禁止进口福岛海产。可见,福岛渔业经不起新的冲击。

从海洋环流来推断,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核污水先向南流,然后向东进入太平洋,影响朝鲜半岛、俄罗斯和中国周边海域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日本原子能研究机构曾对放射物的扩散情况进行电脑模拟,发现放射性物质将在5年后到达北美地区沿海,并在10年后回流到亚洲东部海域。这意味着日本周边国家所受到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东京电力公司的液体处理系统从核污水中去除了高放射性物质,但不具备去除氚的技术,核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氚污染物。一些支持排放方案的人称,含氚的核污水将经过稀释,待其达到安全标准后才会排放。但是,德国绿色和平组织专家肖恩·伯尼表示,一部分放射性氚有可能对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细胞结构造成影响,稀释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2015年,曾有日本渔民在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北海道海域捕获一条体长近2米的巨大狼鱼。这条鱼的嘴巴足可吞下一个小孩,如同科幻电影中的核辐射巨怪。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继续储存。为此,日本可以建设更多的储水站。但是,这一举措可能遭到福岛地区民众的反对——因为核泄漏,他们已经被迫放弃了数百万平方米的土地。

将核废液直接排入海中,会造成周边邻国领海的跨界污染问题。无论如何,日本对此次核事故以及对于事故的不当处理给他国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必要的损害赔偿责任。

全世界都应该了解,放射性物质造成的海洋污染问题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而是可能对我们后代产生影响的重要而深远的问题。

日本政府打算把大量储存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在日本国内及周边国家引发担忧。

福岛周边的海洋不仅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渔场,也是太平洋乃至全球海洋的一部分,核污水排入海洋会影响到全球鱼类迁徙、远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因此这一问题绝不仅仅是日本国内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海洋生态和环境安全的国际问题。

多方呼吁日方秉持高度负责态度,在与周边国家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慎重作出决策。

另外,当前福岛核污水困境,与其说是日本“别无选择”,不如说是全世界的最高科技水平均束手无策。

福岛核事故带来的教训和警示,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如果说重大核事故只是偶发风险的话,那么核废料处理、核电站退役则是所有核电站都必然存在的、无法摆脱的危险重负。

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找到了绝对安全、永久处理高放射性核废料的方法,核泄漏事故更是时有发生。所以,核电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人类使用核电等于是透支未来。

不能低估核事故处理的极端复杂性,人类科技水平还有太多的无奈和空白。

正因为核电产业链有着超乎人们想象、尚无办法应对的无穷后患,所以,欧美发达国家在福岛核事故后纷纷“减核、弃核”,一致转向技术难度和环境代价更小、成本也大大低于核电的可再生能源,全球新建核电站数量也骤然下降。

在核灾难发生前,切尔诺贝利和福岛也都是“技术先进”的代表,也都曾有无数专家拍着胸脯保证,说核电站“绝对安全”,人们对其“安全性”也都信心满满。

切尔诺贝利是当时苏联最大、最先进的核电站,时任苏联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德罗夫宣称:“石墨反应堆安全到可以安置在红场,就像摆个茶炉一样,过程跟煮茶没有区别。”那时,人们坚信石墨堆无论如何都不会爆炸,最多也就是水箱爆炸;坚信苏联的核电站不会有任何事故,就跟使用煤和炭一样安全。

切尔诺贝利核灾难发生后,日本核电业界一直强调“日本核电站采用的沸水堆技术与苏联不同,而且有安全壳封锁放射性物质、有多重保护系统,若发生什么事故,就会自动停止、绝对安全”。上至日本几任首相,下至平民百姓,都坚信“日本核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外发生的重大核事故,在日本根本不会发生。”

然而事实证明,福岛虽然没有像切尔诺贝利那样惊天大爆炸,但却和后者一样都发生了最严重的核事故。

无论是切尔诺贝利还是福岛,都是直到核灾难发生,其技术先进的“核安全神话”才破灭,之前被严重低估和忽视的技术缺陷才暴露出来,被层层掩盖和隐瞒的管理问题才浮出水面。

但为时已晚,灾难后果已经无法逆转。这两次教训充分说明:用已有知识预言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没有问题”不等于“今后就不会发生问题”。

尽管福岛事故后世界核电建设的技术标准不断提高,但是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指出:“人不可能不出错,目前没有任何技术创新能消除核电站建设和运行中的人为错误。”这就是当前“核电安全”不能回避的现实,所有拥有核电站的国家,应切忌社会认知和政府决策被“核安全神话”引入歧途。

人类目前的“核电安全”还是建立在核电站本身不出事的技术上!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一旦天灾人祸导致核电站出了“万一”,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没有好办法。连控制污染扩散都很难,更别提彻底消除核污染了。

核电站的布局和选址必须有禁区、有红线。

核电发展要充分吸取福岛教训,就必须慎重考虑核电站的区域合理布局。

不能建立在核电站“不会出事”的乐观臆想之上,必须从“一旦出事会有什么后果、一个国家要付出多大代价”来权衡,必须充分考虑到核泄漏一旦发生后,能否应对水源危机、土地危机、粮食危机、社会稳定危机。

将“高放射性污染风险”列为重大投资项目的负面清单。这不是因噎废食,而是不能饮鸩止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不妥之处,请与我方联系删除处理。邮箱:1346266249